close

安平樹屋的招牌照片之一
來此之前已經在網路上做了不少功課
沒想到現場觀看樹屋時仍是非常讚嘆

先來門口照張相

安平樹屋的緣由

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
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
經過半個世紀,
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
安平樹屋的奇景,
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意念,
在經費的支持下一度進駐其間。
後因活動終止,樹屋再度閒置,
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中,
經過專業的規劃,
於2004年底整修,
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
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
帶著一種童心的想相及探險樂趣的空間,
重現於世人眼前。
樹屋的外觀


要進入囉
來瞧瞧為何這裡為何被稱為有「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
果真.....
的景緻率先映入眼簾




後面那一道門已經快被樹根擋住
搞不好下次來這道門已經無法通行了



隨之的形容景色也出現了








樹屋裡還有一個空中棧道
讓我們與樹屋有不同角度的接觸



空中棧道可以走至樹屋外
回頭一觀樹屋已被榕樹層層的結合在一起
分不清是樹還是屋


所謂好酒陳甕底
樹屋裡最令我們震撼的一幕
SHOW IT~~

3連拍




接下來換登場囉
德記洋行就在安平樹屋旁付一次門票即可參觀2處

先來看看典故(資料來源: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網站)
洋行是鴉片戰爭以前,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也是近代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
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
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以後,
日政府將鴉片、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
洋行貿易量銳減,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影響船舶載卸,紛紛關閉,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
宣統3年(1911年)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
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臺灣光復以後,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
民國68年,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英商德記洋行,長二十英丈,寬十二英丈,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
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
此外,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
裡面的蠟像做得蠻生動的
有些看起有點恐怖
例如這位荷蘭媽媽


在德記洋房到處拍照

好厚的牆壁




洋房外也來拍幾張
黃配綠也是很美的

惠這幾張拍得也是水啊



出口處還有一小景點是



其實離德記洋行不遠處也有另一間洋行
與德記洋行同為安平五大洋行之一的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劍橋旅館集團東興洋行網站
「東興洋行」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二三三巷三號
在蓊翠濃蔭的大榕樹遮掩下
「東興洋行」顯得格外典雅浪漫
由正面有五個半圓形拱門牆柱拾階而下

向外遠眺眼前盡是一片廣闊的魚塭,在夕陽映照下,波光粼粼,景緻格外優美。
在百餘年前,這裡正是帆檣雲集、洋行林立的繁榮熱鬧的碼頭港邊。

此處經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民國七十六年(1987),
規劃為「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仍保存原貌。
室內有六個展覽室,在展覽內容上,根據其建築蠻格與歷史意義,
定位為「商業的安平」,
對安平從荷據以來300多年的外商貿易活動和相關重要物產,
有詳盡介紹,館內還以實景實物的擺設,
呈現當時德國起居室的典型風格。


戶外區域更被規劃為用餐區
可享用餐點及下午茶享受異國風情
於每週五、六、日下午至晚上更有樂團現場演出
讓訪客能沈浸在浪漫歡愉的氣氛中


OK 準備離開這邊 往下個景點出發囉

再來回顧一下安平樹屋帶給人的視覺震撼


心得:這裡真的是值得一來的地方 台南市怎麼有那多好玩的地方啊 嚇~~
延伸閱讀:
安平老街尋找劍獅
安平觀夕平台
台灣最早的古城堡~安平古堡
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尋幽之旅
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住宿篇
安平吃不停~同記豆花*阿婆的店*周氏蝦捲*瑞珍蝦仁餛飩*陳家蚵捲
全站熱搜